上汽汽车集团财报_上汽集团 财报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上汽汽车集团财报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上汽汽车集团财报的今日更新,以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1.梳理车企2019财报:国企应注意合资下滑、自主孱弱现象

2.卖车到底赚不赚钱?上汽/长安/华晨等财报给你答案

3.上汽丢掉汽车市值王:新能源失利与自主品牌上行受阻

4.20家A股上市车企三季度财报汇总:市场活力恢复 头部企业利润大涨

上汽汽车集团财报_上汽集团 财报

梳理车企2019财报:国企应注意合资下滑、自主孱弱现象

       4月3日,汽车预言家对主流车企公布的2019年财报进行梳理后发现,受车市环境下行以及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和国五国六标准切换影响,近八成车企集团销量出现下滑,营收层面也出现相应程度下跌。

       车市下行对于车企集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国内市场出现销量下滑的同时,中国车企海外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上汽、长城等车企表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车企市场整体表现中,各车企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起到“压舱石”关键影响。可以说,合资品牌的市场表现对于集团整体产生“提升”以及“拖累”作用。

       汽车预言家对于主流车企财报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各大车企表现下滑,但有一个共同点值得关注,就是在研发投入方面均未缩减,反而进行加大投入。进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车市下行双重影响,政府出台刺激政策,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更新投放。行业对于未来市场回暖保持期待。

       1

       车市下行?八成车企集团销量下滑

       汽车预言家梳理主流车企集团财报发现,2019年,上汽集团全年累计销量623.79万辆,同比下跌11.54%,位居车企集团销量第一;一汽集团整车销量达346.4万辆,同比增长1.3%;东风集团全年销售293.20万辆,同比下降3.9%;北汽集团累计销售226万辆,同比下跌5.91%;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206.22万辆,同比下降3.99%,汽车销量位列全国前五,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约0.35个百分点;长安汽车集团累计销售新车约176万辆,同比下滑15%。

       2019年主流车企集团销量

       吉利汽车实现销量136.16万辆,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超额完成全年136万辆销量目标;2019年,长城汽车累计交付新车近106万辆,同比增长1.43%,并连续四年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为数不多的销量正向增长企业;比亚迪累计销售46.14万辆,同比下滑11.39%。

       2

       受市场环境影响多数车企营收出现下跌

       受销量影响,在营收方面,根据上汽集团对外公布的2019财年业绩预告显示,上汽集团全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6亿,同比下降28.9%;一汽集团总营收为6200亿元,同比上升4.4%,其中净利润达440.5亿元,同比上升2.2%;东风集团2019年营业收入为1010.87亿元,同比减少3.3%;归母净利润为128.58亿元,同比减少0.93%;北汽集团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为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

       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592.3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7.17%,净利润同比下滑39.3%至66.1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则同比下滑约39.25%至0.65元;长安汽车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6.8亿元下降452.56%-526.01%。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50元/股到0.60元/股。

       2019年主流车企集团营收利润

       吉利实现营收974.01亿元;毛利人民币169.17亿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人民币81.9亿元;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90元;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利润总额51.01亿元,净利润45.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4.97亿元。比亚迪全年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下滑42.03%;每股收益0.5元,同比下滑46.24%。

       3

       海外业绩保持百万辆以上?商用车表现亮眼

       在中国车市环境下行的情况下,部分车企海外市场业绩表现可圈可点。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整车出口达101.20万辆,同比下降1.0%;出口金额160.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分析人士指出,整车出口量下降但出口金额出现上涨,反映出中国汽车单车品质增高。

       此外,在细分车型中,乘用车出口达72.89万辆,同比下降3.55%,出口金额96.03亿美元;商用车出口28.31万辆,同比增长6.23%,出口金额6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乘用车出口量以及出口金额的下降,与世界宏观经济有关比如贸易战等因素。至于商用车出口激增,分析人士认为,这与中国近些年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密不可分。

       出口企业方面,以中国品牌企业为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9年排名前十位的出口企业分别为上汽、奇瑞、北汽、江淮、东风、长安、大庆沃尔沃、长城、一汽、华晨,合计出口83.78万辆,占出口总量的80%以上。在出口前十的企业中,上汽、长安、长城增速较快。

       具体来看,以上汽集团为例,随着海外市场份额增加,2019年整车出口以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占比高达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海外构建了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以及金融公司在内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

       长城汽车方面,2019年,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全面进阶,海外业绩表现强劲,实现整车出口6.54万辆,同比劲增44.93%。其中,皮卡车型全年出口1.7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66%;SUV车型出口4.38万辆,同比劲增57.62%。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上涨66.61%。

       此外,长城皮卡连续22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双第一,全球保有量突破16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在过去一年,长城皮卡重磅发布长城炮新品牌,上市三个月累计销售1.82万辆,一举摘得10万元高端皮卡销量冠军。

       4

       车企业绩表现?成也合资败也合资

       2019年车市环境下行,部分车企集团呈现逆势上扬,分析人士指出,这与各大车企集团自身旗下的合资品牌表现有很大关联。

       上汽集团2019年整体表现,可谓是合资、自主全线承压。合资版块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巨头全年销量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上汽大众全年销量200.1万辆,相比去年206万辆的成绩同比下降了3.07%,上汽通用全年销量160万辆,相比去年197万辆的成绩下滑更加严重,同比下降18.78%。

       自主板块中,上汽乘用车(荣威、名爵品牌)2019年累计销量下降4.08%,值得一提的是“商转乘”的上汽大通全年销量实现15.3万辆,同比增长21.36%。

       在一汽集团的346.4万辆业绩中,一汽-大众销量高达213万辆,同比上升3.8%,成为国内首家销量突破210万辆大关车企,大众品牌为139.8万辆,奥迪品牌近69万辆,同比增长4.5%。此外,一汽丰田销量为73.8万台,同比增长2.5%。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一汽红旗宣布其销量突破10万台,同比狂涨了233%,一汽奔腾累计销量12.05万台,同比上涨33.4%。?

       东风集团方面,旗下的神龙汽车,2019年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滑55.17%;另外一方面,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合资品牌表现抢眼,数据显示,东风本田2019年销量突破80万辆,同比增长11.02%;同期,东风日产115.9万辆,微增0.27%。

       在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同时,东风集团毛利率有所提升。东风集团2019年综合毛利率为13.3%,较去年同期增加0.5%。“毛利率的增加主要是降成本及销售结构变化的影响。”例如,为加强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业绩,对其宣传投放进行了缩减。

       北汽集团在高端化方面,2019年全年北京奔驰销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15.2%。福建奔驰实现2.5万辆的销量。此外,2019年3月,ARCFOX在日内瓦车展上进行全球首次品牌亮相,成为北汽集团高端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开端。

       广汽集团方面,合资品牌中广汽丰田2019销量同比增长17.59%达到66.2万辆,营收同比增长17.12%,为980.54亿元。广汽本田同比增长3.98%达到77.08万辆,营收同比增8.03%,为1057.11亿元。两者营收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销量占广汽集团总规模近七成。

       此外,在广汽集团财报中,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约120%和140%,部分车型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此“两田”积极扩充产能。援引财联社报道:“3月中旬,广汽丰田将投建第五条生产线,计划年产能20万辆。此外,广汽本田增城工厂产能扩大建设项目二期也已经在2月投产,每年产能增加了12万辆。”

       相比之下,广汽集团其它业务板块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自主阵营广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8.14%至38.45万辆。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分别实现销量7.39万辆和11.30万辆,下滑40.96%和7.64%。

       长安汽车中,合资板块的长安福特全年销量18.4万辆,同比下滑51.3%;长安马自达全年销量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长安合资板块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过慢,例如长安福特从2016开始就开始缺乏新产品,一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开始好转。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车企集团2019年的市场表现,一方面受中国车市环境下行影响,另一方面也值得车企集团自我反思。合资品牌的市场表现能带来高额销量的同时,也对集团整体业务产生关键影响。随着中国车市环境的转型升级,这也倒逼车企集团对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开始重新审视。

       5

       再穷不能“穷研发”?车企研发投入累计破千亿元

       车市环境下行导致销量营收等方面的数据收缩,面对这种情况部分车企集团仍然坚持过度研发,以保证产品紧跟市场需求。

       以吉利汽车为例,2019年年报显示,吉利在研发上的投入为54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的5.6%。汽车预言家梳理对比发现,这一研发投入比和奔驰、宝马基本一致。这一研发投入比高于目前国内上市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比例。

       此外,在现金储备层面,吉利汽车2019年?增加35亿元达到190亿元现金储备,充分保证集团资金流通安全。

       长城汽车方面,为应对“新四化”转型,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27.16亿元(费用化支出),同比增长55.8%。研发费用精准、高效投入到清洁化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以及全球研发布局等领域。

       对于比亚迪的2019年业绩表现,在比亚迪的官方说明中明确提到,2019年出现的净利润下滑,除了因为行业政策变化外,另外一方面就是研发费用上升所致。尽管比亚迪未透露具体的研发费用,但从2016年至2018年历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5亿元、63亿元、85.35亿元来看,外界预计2019年研发费用将近百亿元。2020年研发费用或将超百亿元。

       其中最近发布的“刀片电池”就是比亚迪研发的最新成果之一。具体来看,刀片形状的电池单体可直接安装在电池包内,使使电池包复杂度大幅下降,降低了制作难度、组装复杂度、生产成本、重量、故障率,并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长安汽车方面,尽管出现亏损扩大,但对于研发领域长安汽车并未因亏损而进行缩减。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长安汽车一直将历年收入的5%作为研发费用投入。据悉,上一个五年计划长安汽车投入160亿元用于研发,对于下一个五年计划,长安汽车将在研发领域投入近300亿元。同时,长安汽车还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研发费用的10%作为车辆智能化研究,目前来看,研发成果涵盖了L3自动驾驶技术、遥控泊车、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已于2019年4月正式启用,该中心投资43亿元。

       对于2020年车市表现,有权威机构预测世界汽车销量或将减少近三成,中国市场销量甚至下降15%,短期之内很难恢复。面对车市环境下降,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预言家梳理多家车企集团发现,为应对难关,车企进行多种手段降本增效,但从主流车企来看,研发投入力度上并未进行缩减反而加大。

       对此行业专家认为,汽车作为技术密集型集成者,越是市场环境下行越需要加大投入。才能在市场环境下行中有机会翻转。

       6

       政府政策+车企推新多种举措期待市场回暖?

       对于2020年,尽管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车企经销商开始复产复工。但对于中国车市来讲,中汽协预计仍将延续2019年下行态势。

       面对车市大环境,个车企集团也开始纷纷出台应对措施。其中广汽集团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加紧推进各项生产,努力降低疫情对车企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2020年计划推出19款全新及改款车型,包括8款自主品牌产品。广汽集团预计全年产销同比增长3%左右。

       比亚迪车企方面,受2019年7月补贴大幅度退坡以来的影响,导致2019年销量出现走低。进入到2020年面对疫情对车市带来的冲击,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大幅退坡,此后3月31日,国务院宣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延长两年。除此之外,3月27日,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组成的电池系统,自发布以来,比亚迪股票已经上涨13%。这一些列的政策以及自身调整表明,2020年对于比亚迪来将迎来利好。

       对于疫情的影响,在吉利公布的2019年财报中显示,吉利汽车对于目前规划的2020年141万辆销量目标不进行调整,保持战略定力。结合2020年是吉利并购沃尔沃十周年,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吉利汽车对于自身的研发、生产、平台技术以及销售渠道体系成熟,表明吉利汽车的抗风险能力加强。

       上汽集团,除了与广汽集团进行全产业链合作之外,上汽奥迪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上汽大众MEB工厂落地成都,这或将助力上汽集团在2020年实现业绩回暖。

       北汽集团方面,北汽集团将其定性为“稳中求质,跑赢大盘”,计划目标为226万辆,挑战目标为235万辆;计划营收目标为为5200亿元,挑战营收目标为5300亿元。

       对于未来市场前景,东风集团认为,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微增长态势,市场整体预计增长1.2%,其中乘用车增长1.6%,商用车下降1%。为此,东风集团预计2020年、2021年将分别投资161.72亿元,208.57亿元,总计370.29亿元。高于2019年155.78亿元的投资金额。

       长安汽车集团方面,在合资品牌方面,除了迎来林肯品牌首款国产全新林肯冒险家之外,未来三年内林肯再计划推出5款新车型,以巩固品牌形象。外界也看到针对合资品领域,长安福特发布“福特中国2.0战略”,经过2019年系列改革和调整,多家证券机构认为,长安汽车2020年业绩将得到改善,并且做出“买入”评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卖车到底赚不赚钱?上汽/长安/华晨等财报给你答案

       尽管行业预估8月国内汽车销量能实现9%左右的同比增长,但上汽乘用车的销量依然在下滑。根据上汽集团日前发布的8月产销数据,上汽乘用车当月销量为50426辆,低于去年同期,并延续了今年2月以来的下滑趋势。在行业主流车企纷纷反弹之际,拥有荣威和名爵双品牌的上汽乘用车仍未能让销量“回正”。

       销量低迷背后,荣威R标的发布标志着品牌高端化的另起炉灶,但首款产品ER6的起步又不够高,相当于给荣威品牌扣上了天花板,让本就依靠“以价换量”的荣威品牌更难上位;名爵品牌虽然着力开拓海外市场,但整体量级过小,短期内不易收到成效。其结果就是,今年上半年,上汽自主品牌累计亏损达到22亿元,上汽集团仍无法摆脱依赖合资品牌盈利的局面。

       2020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无论是品牌向上,还是销量转正,抑或是利润翻身,留给上汽乘用车的时间不多了。

       2015-2020年(1-7月)主流自主车企销量及排名变化

       高端化另起炉灶?Marvel?X被拍在沙滩上?

       即便是销量下滑,利润大减,上汽乘用车仍有品牌高端化,8月上市的“高端R标”车型的首款产品,纯电动轿车荣威ER6就是上汽荣威在品牌高端化上的最新尝试。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是这样解释“R标”的:“R标代表荣威品牌的高端纯电车型。”

       这是三年间荣威第二次试图冲击高端化。在“R标”之前,荣威推出了寄予厚望的Marvel?X纯电动SUV。在2018年4月新车上市之际,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曾表示,Marvel?X“将成为消费者除BBA之外的另一种豪华车选择”。

       在2019年底,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表示,其本人有一辆荣威e950和一辆荣威Marvel?X。俞经民说,“开过这两款车之后,会觉得一般汽车很难再吸引到我。”

       但现实是,无论是e950还是Marvel?X,已经很难再吸引到消费者。

       今年前7个月,荣威旗舰车型Marvel?X累计销量为51辆

       搜狐销量数据库显示,荣威e950今年前7个月仅售出9辆,处于停产停售的状态。即便是在俞经民在采访中为其“打call”的2019年,荣威e950也仅有1200多辆的销售成绩。这款于2016年4月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当时的售价高达30万元,堪称荣威的旗舰产品。

       如果说当时e950的定价较高只是因为技术原因,那么两年半之后,上汽乘用车斥巨资倾力打造的纯电动SUV?Marvel?X就是真正担负着为荣威品牌冲击高端化的重任。然而,Marvel?X风光的时间更短,2019年是其唯一完整的销售年度,当年共售出2100多辆。今年前7个月,Marvel?X累计销量为51辆,同样属于濒临退市的状态,稍稍令人欣慰的是,Marvel?X尚且停留在荣威官网的全系产品名录中,而当年的“旗舰”e950已不见踪影。

       在2019年底的那次采访中,俞经民这样解释自己喜爱荣威新能源车的原因:“价格很有诱惑力,而且还安静,动力还好,产品迭代速度也比较快”,而这是得益于“荣威追求的是真正地贴近、了解、引领用户的需求”。作为e950和Marvel?X的双料用户,俞经民想必会比任何其他用户都更了解荣威倾力打造的这两款重磅产品如今销量惨淡的原因。

       荣威似乎也没有拯救这款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打算。按照上汽集团半年报的说法,荣威的新想法是“实施双标战略,推出了新狮标和全新R标,努力打造新国潮的品牌新形象”。而从荣威官网透露的信息来看,荣威准备推出全新的Marvel?R车型。无论Marvel?R是否会取代Marvel?X,可以确定的是,后浪汹涌,Marvel?X已被“拍在沙滩上”。

       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大早赶晚集”

       Marvel?X的失利似乎令荣威士气大挫,从Marvel?X时的全力打造全新车型收缩为现有主销产品的“油改电”。从2012年就开始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荣威品牌,如今的市场主力,竟然仍是在RX5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纯电动SUV?ERX5和插电式混合动力?SUV?RX5?eMAX,在专用平台的纯电动汽车方面,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即便接棒Marvel?X的“R标”纯电动车型荣威ER6,在产品定位上也更为保守。虽然荣威未予明言,但从车身尺寸来看,ER6仍未摆脱荣威i6的影子,同样停留在紧凑型轿车级别。在老对手比亚迪已经通过汉EV进军中型车细分市场之际,ER6作为荣威的新锐高端纯电动车,在市场定位上就已经拉开差距。

       在产品定价方面,向下看,荣威ER6?16.28万元起售,高于吉利几何A的15万元和广汽Aion?S的13.98万元;向上看,顶配车型售价20.08万,已经接近比亚迪汉EV的22.98万元,而后者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和中级车的车身尺寸。

       在性能上,荣威ER6最大的卖点在于其62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一数据确实在相同价格区间内少有,不过,随着政策导向的改变和用车环境的改进,续航里程对纯电动汽车的影响都在减弱。而在消费者长期培养出来的对电动汽车智能网联功能的要求上,ER6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与同级别竞品之间未能拉开差距,个别配置还有所不如。在荣威其他车型上,这样的水准尚可接受,但作为荣威品牌再度高端化的“R标”第一车,ER6显然需要做得更好。

       差距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耗费大量资金高举高打的荣威高端新能源车型失利,让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战略陷入了颇为尴尬的局面。据第三方销量统计,7月份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083辆,甚至高于传统新能源汽车“大厂”比亚迪的14005辆。不过,真正拉动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却是定位极为贴地气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品牌,其宏光Mini?EV在单月实现7300多辆的销量,撑起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半壁江山。与这款售价3万元的小车相比,售价十倍于它的荣威Marvel?X的败象更加突出。

       数据显示,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颓势明显,目前市场份额仅剩2%,作为一个从2012年开始就涉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品牌,并未显示出应有的积累和底蕴,不但被老对手比亚迪远远甩在身后,在一众新势力面前也未能显示出一家国有大企业的优势。

       上汽乘用车销量何时转正?

       品牌高端化攻势失利,新能源汽车市场又未能守住,让荣威品牌乃至整个上汽乘用车系统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上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8月,上汽乘用车双品牌销量为50426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也是今年连续第7个月下滑。即便是在5月国内车市呈现明显的回暖迹象时,上汽乘用车依然有5%的同比下降,之后几个月间,尽管跌幅在收窄,但也是迟迟未能“转正”。

       数据来源:乘联会狭义乘用车批发量

       在作为基本盘的中低端燃油车市场,按照上汽发布的数据,荣威品牌的市场表现尚佳。8月,荣威品牌售出3.35万辆,其中RX系列SUV售出近2万辆,i系列轿车售出1.1万多辆。荣威品牌虽然销量数据还算好看,但有媒体指出,这也是因为荣威对经销商加大压库力度所致。数据显示,今年4月、5月、6月三个月,荣威库存系数分别达到2.96、2.18和2.51,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厂家压库,荣威经销商不得不依靠降价来维持销量。记者从市场了解到,目前荣威RX5的优惠在3.5万元左右,作为一款定价12万元的SUV,30%已经是很大的优惠幅度;?i6的优惠也超过3万元,因其售价更低,降幅也更大;至于入门车型荣威i5,由于同属紧凑级的i6的定价与之部分重叠甚至还有优惠,部分地区i5的入门价格已经压到了5万元。

       荣威各款车型的大幅优惠,其实并非单纯为了应对疫情导致的销量低迷。早在2019年初,荣威就开始下调在售产品售价,新车的定价也更低。当时,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解释说,汽车市场形势非常严峻,荣威需要先“活下来”。2019年,荣威品牌销量为42万辆,低于前一年度。而截至今年8月,上汽乘用车双品牌累计销量为34.3万辆,同比下滑17.3%。

       作为上汽乘用车双品牌战略的另外一环,名爵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要比荣威小许多。不过,综合上汽乘用车月度销量和荣威品牌月度销量,不难得出,名爵品牌每月的销量在一万辆,在国内也属于小众品牌的水平。

       这或许是因为上汽决定将名爵打造成一个出口品牌。今年1月-6月,上汽自主品牌海外整体销量达到7.9万辆,其中名爵品牌成为国内出口量最多的单一品牌。名爵的出海,由于我国整体汽车出口不强,海外市场恐怕很难“喂饱”名爵。按照上汽集团公布的数据,其在海外60个国家布局了超过75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照此计算,平均每个营销服务网点每个月的销量仅为16辆左右。这表明,上汽自主品牌的出海之旅,目前仍停留在拓展市场、扩张地盘的阶段。

       上汽集团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实现净利润84亿元,仍是国内盈利能力较强的大型汽车企业。不过,旗下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两家合资公司贡献的归母公司净利润合计达到87亿元,反超过该集团净利润。也就是说,上汽集团的盈利完全依赖两大合资公司的反哺。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财务数据计算,上半年上汽集团旗下各自主板块总计亏损达到22亿元。这一局面,作为上汽集团旗下规模最大的自主板块,上汽乘用车恐怕难辞其咎。

文/北青-北京头条?杨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丢掉汽车市值王:新能源失利与自主品牌上行受阻

        [汽车之家?新闻]?2019年走向尾声的时候,车企们叫苦不迭纷纷说自己“太南了”,但到了2020年它们就会知道,更艰苦的日子还在后头。行至9月初,主流车企基本都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报,而15家上市乘用车公司的财务数据显示(北汽集团尚未披露),66%的企业盈利水平不及去年同期水平,7家车企陷入亏损泥潭,众泰、力帆、海马三家企业还因大幅下跌的业绩等“披星戴帽”。那么在受疫情波及且车市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又有谁赚到钱了呢?本期文章让我们先行走近排名Top?5的企业一探真相。

       ■上汽/华晨/东风等国企确实很赚钱,但……

张爱玲在《天才梦》里这样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的本意是我们在享受美好的人生时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的烦恼;但对于各家车企来说,净利润也是一个华丽的袍子,掩盖了各家不同的烦恼与不如意。

       上汽:谁说赚了钱就一定很快乐?

我们先来看看净利润Top?1的上汽集团。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净利润83.9亿元,是截至目前赚钱最多的企业,但让其惆怅的烦恼是真不少。首先,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相比去年同期净利润蒸发了53.7亿元;

其次,合资板块依然是上汽集团的“利润奶牛”,从联营和合营企业处获得的收益为48.2亿元。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上汽旗下的合资板块已出现分化,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仍贡献高利润,上汽通用五菱却由盈转亏。

最后,最令上汽集团头大的莫过于自主板块仍未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共获投资收益72.8亿元,非经常性损益12.2亿元(两笔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有政府补贴11亿元、处置非流动资产4亿元),上述收益都计入净利润。而上述收益共计85亿元,高于上汽集团最终呈现的净利润,可见,自主板块离盈利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上汽集团一直未放弃对自主板块投入和努力,如荣威为实现品牌战略升级推出了新“狮标”和全新“R标”双标战略,正努力打造“新国潮”的品牌新形象;名爵则发布了“mission?100”战略,以“数智科技”为核心理念,启动品牌战略新一轮提速。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上汽集团在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资金缩减,但研发费用依然保持与去年同期差异不大的58亿元。可见,上汽集团也在为应对股比提升和车市下行做努力。

       华晨:除了华晨宝马都在亏……

上汽集团还有时间暗暗努力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华晨却已然是火烧眉毛了。今年上半年,在其他车企净利率无一家超过10%的情况下,华晨中国的净利率达到了惊人的278.97%。

然而,华晨中国的利润全部来自华晨宝马的贡献,数据显示,华晨中国上半年营收14.5亿元,同比下滑23.85%;净利润却达40.45亿元,同比提升25.24%。其中华晨宝马为其贡献利润43.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贡献8.3亿元。

       『华晨宝马上半年各车型销量』

看到这你就能理解为啥宝马要将股比提升至75%,因为华晨宝马太能赚钱了。一方面,华晨宝马的利润逐年走高,数据显示,2015-2019年,华晨宝马给华晨中国贡献的净利润分别为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5亿元和76.26亿元;另一方面,华晨宝马的单车利润提升明显。今年1-6月,华晨宝马销售新车26.2万辆,同比微降0.8%,但利润却上涨23.4%,可见,宝马单车利润正进一步走高。

华晨宝马的业绩表现虽然耀眼夺目,华晨中国可高兴不起来,因为宝马集团将在2022年完成股比增持,这意味着华晨中国躺着数钱的日子不多了。而反观本部业务,华晨中国可谓一个头两个大,华晨华颂上半年以不足千辆的成绩收官,中华品牌销量仅0.3万辆,金杯汽车则售0.8万辆。这还不是最危险的,乘联会数据显示,华颂和中华7月销量归零了……如何提振自主板块的业务已成华晨中国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华晨中国还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动性危机,旗下股债“18华汽01”“18华汽03”和“19华汽01”近日价格异动频繁,引发评级机构将华晨中国加入观察名单;该公司港股股价也自7月以来持续走低,截至9月9日报收6.72港元/股。

据知情人透露,由于百亿债券风险恶化,华晨汽车债权银行已组成债委会。华晨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债券持有者存在跟风现象,影响公司的债券价格;该发言人认为,华晨集团作为辽宁省的国有企业,有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且公司目前一切运转正常,财务状况较为稳健。

财务状况是否稳健,财报可一目了然地看清公司实力。值得一提的是,压力之下,华晨中国已然启动自救,方式包括向辽宁省政府寻求帮助、调整集团架构和业务方向、入局出行业务等。此外,合作伙伴宝马也没有对华晨中国的处境袖手旁观,继7月为华晨送来500亿元零部件采购订单后,又在8月从德国抽调了20名宝马专家入驻华晨中国,以帮助提升该公司的业务水平。外界帮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华晨中国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并独自走好接下来的路。

       靠合资盈利?东风:谁不是呢

虽然老话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奶瓶在的时候经常会让人忘记危机。净利润排名第三的东风集团,其利润也主要由合资板块贡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资板块为东风集团贡献收益40.7亿元;另外处置合资及联营公司的收益及政府补贴共计6.2亿元,以上收益计入净利润,总计46.9亿元。

但东风集团上半年最终呈现的净利润为3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利润被拦腰砍断,同比下滑64.89%。可见,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主营业务受疫情打击较大,恢复速度较慢,本部业务总亏损额约为16.7亿元。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远不止短短的几个月,尤其东风集团地处疫情中心,承受着停工停产等多重压力,但在疫情期间,东风集团除捐款和物资达4100万元外,还为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这些虽不计入财报,但这些一力承担社会责任的举动依然让我们感动,同时我们也希望富有责任心的企业接下来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长安:合资不给力,但自主板块扛大旗

曾经合资板块也是长安汽车的利润奶牛,但要注意是曾经。在2020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整体业绩继续被合资板块拖累,其中长安福特上半年净亏损11.4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7.8亿元相比,亏损进一步扩大。

相比去年来说,长安汽车在合资板块的亏损在逐步缩窄,原因在于其把亏损资产甩出去了一部分,比如将长安标致雪铁龙50%股权转给了宝能集团等。且受益于长安PSA、重庆长安新能源等股权出售,长安获得收益35.5亿元,加上持有宁德时代等股票获得投资收益17.5亿元等,长安汽车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共计52.2亿元,这直接弥补了长安汽车合资等板块的亏损,净利润大增216.17%至26.02亿元。

       『长安汽车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上汽、广汽、东风及华晨中国等企业,长安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它正逐步倚靠自主板块提升自己,去年还实现了盈利。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长安自主板块呈现亏损状态,但其毛利率实现了增长,全年有望再次实现盈利。

表面来看,长安汽车的财务数据并不亮眼,但其在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长安凯程等自主板块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如果说国企中有谁不怕乘用车股比放开,长安汽车一定有姓名。我们也希望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国企向长安汽车学习,真的在合资过程中学到了海外品牌的管理经验和产品技术等实现自我提升。

       广汽:合资板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在广汽集团体系里面,自主板块一直是其短板,其也不回避这一问题,在解释营收下滑时,坦言称主要受疫情影响,旗下传祺品牌销量下降。不过除了销量下滑外,广汽集团主营业务还面临毛利润下滑的情况,其中整车制造业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73%至1.09%,零部件制造业毛利率同比降9.87%至4.09%;仅“金融及其他”实现了毛利率增长,且毛利率为42.48%。

不过在今年上半年拖后腿的显然不止于自主板块,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等合资板块也是拖油瓶,二者共计亏损16.4亿元。也有小伙伴注意到,广汽丰田是唯一一个实现盈利同比上升的企业,上半年为广汽集团贡献利润56.4亿元。

此外,广汽丰田也是集团旗下唯一一个实现产销量、营收及净利润均增长的企业。财报数据显示,广汽丰田上半年实现产销30.95万辆、32.09万辆,同比增长7.1%和3.1%;实现营业收入466.36亿元,同比增长3.9%。另外,就排名前五企业的合资板块看,广汽丰田的净利润仅次于上汽大众之后排第二(上汽大众上半年销售58万辆),可以预见,一汽-大众及一汽丰田在手的一汽集团,今年的盈利表现会很惊艳。

除合资板块外,广汽集团也正在努力扶持旗下中国品牌,在今年车市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研发支出不仅没有缩减,还提升了6.6%至23亿元。

总结全文:不可否认,在疫情和车市下行压力下,每家车企的盈利之路都走得比往常艰难,各家净利润主调以跌为主。就本期的5家国资车企看,它们虽然赚到钱了,但盈利结构不够健康,合资板块是利润大头甚至是唯一源头,这在股比放开的大背景下风险不可谓不大。我们着重笔墨拆开来看各企业的利润来源,是希望各车企意识到这些问题,接下来能够像长安汽车一样在自主板块有所作为,唯有此未来才能在市场上长久地拥有立足之地。下期财报我们将解析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大民企及北汽、江铃等企业的财报,它们的盈利结构健康码?谁是盈利主力?下期我们将揭秘上述问题,请持续关注汽车之家的财报解析。(文/汽车之家?宋爱菊)

20家A股上市车企三季度财报汇总:市场活力恢复 头部企业利润大涨

       导语:丢掉了长期占据的A股汽车行业市值冠军位置,上汽集团怎么了?

       师阳?|?文

       A股整车公司的估值修复似乎终于轮到上汽集团(上市公司代码:600104),最近几个交易日,上汽集团股价大涨,只是开始的时间晚于很多同行,且丢掉了长期占据的A股汽车市值冠军的位置。截止最近一个交易日数据,比亚迪总市值为5195.48亿元,遥遥领先于上汽集团的3238.66亿人民币。

       在“新造车势力”曝光率逐渐增加的2020年,销量八倍于特斯拉、百倍于蔚来的国内汽车产业龙头大哥上汽集团,已维持“低存在感”的状态很久了。根据乘联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整车累计销量361.3万辆,仍稳坐于汽车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上,但这一业绩较去年同比下滑18.1%。销量的下滑也导致上汽集团在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14.81%至4986.62亿元,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19.93%至166.48亿元。

       行业惯用“寒冬”来形容2020年的汽车市场,但上汽的销量跌幅显然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今年前九月汽车销量1711.6万辆,同比跌幅6.9%。而上汽旗下主要公司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销量依次同比下滑25.9%、22.0%、14.5%和12.6%。

       如果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板块的销量疲软可以归咎于大众与通用品牌的产品周期性调整,那么自主板块上汽乘用车的弱势,则很难归因于外界。荣威、名爵两个品牌均存在品牌力不足,明星产品缺位,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等问题,另外在火热的新能源领域也两度折戟。

       面对行业变局,上汽集团缺的是战略眼光和决心吗?2015年上汽集团曾定增150亿元投入新能源、智能化等前沿方向,几乎是最早行动起来的整车集团;缺的是人才吗?与通用、大众系的合作中,合资品牌为上汽集团输送了大量人才,近年来仅从上汽“出走的”高管,就先后成就了蔚来、天际、爱驰、电咖、华人运通等新造车势力,以至于前者被称为“新造车势力的黄埔军校”;缺的是资源协同吗?支撑上汽整个自主品牌的“双芯”,即是在与通用的协同中完成;缺乏战略缓冲和现金吗?恐怕没人会认同这一点。

       上汽从不缺乏整体战略,也不缺乏推动整体战略落地的执行力。这是一个大集团灵活性的问题,一个如何在完成自身长期战略的同时兼顾变化,闷头做事的同时根据行业及竞争对手调整策略的案例。

       1

       新能源车较量中的两轮失利

       2015年11月6日,上汽集团股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停牌后,公布了总额150亿元人民币的定增方案,以支撑上汽集团在三个方向上对未来的投入——投入89.7亿元用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30亿元用于“智能化”相关项目,23.1亿元用于车联网等前瞻性技术的投入。

       上汽的大手笔让吉利、比亚迪等民营车企望洋兴叹,果敢的行动则让彼时深陷反腐泥淖之中的东风、一汽望尘莫及。

       2014年被汽车行业视作“新能源”元年。那一年,财政补贴在生产和消费两端对新能源整车链条的扶持政策落地,刺激中国车企纷纷推出纯电动(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暴增三倍以上。同年,蔚来、小鹏等新造车公司成立。

       政策东风下,车企开启了第一轮较量。上汽是最快推出整体新能源战略以及拥有较为完整新能源产品方案的车企之一。2015年上半年上汽即公布了延续至今的新能源“绿芯”战略,产品覆盖从EV到PHEV,级别从A0(小型车)到B+(中大型),品类从轿车到SUV,几乎一应俱全。

       相比于上汽以整体战略入局,北汽、江淮等车企则迅速主推补贴后售价在8万元以下的纯电产品,一来在私人市场上以价换量,迅速扩大销量,二来在刚启动的2014到2016年,出租车、长短租赁等运营用车市场,有着比私人用车更大的需求量。

       在运营用车市场的支持下,江淮、北汽迅速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车企,旗下车型挤进各地采购名单;上汽乘用车的运营市场则主要集中于大本营上海。

       私人市场中,考虑到消费者对纯电动的接受度仍然有限,对续航能力和充电便捷度存在顾虑,上汽将混动车型作为主推产品。然而,彼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极大的依赖于补贴,而补贴又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补”和地方财政支持的“地补”,但地方补贴政策有所不同,彼时北京地区并未将PHEV纳入补贴目录,而新能源汽车需求又高度集中于北上等限购城市,这大大限制了上汽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发挥。

       此外,在需求本就狭窄的私人市场、PHEV品类中,上汽还面临强劲对手比亚迪的竞争。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上汽新能源一直缺乏“爆款”,在总量较小的市场中,一个爆款往往能将一个车企顶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位置,上汽新能源车销量远不及北汽、江淮。

       新能源汽车第一回合的竞赛中,上汽并未取得量的优势,但面对变局更为长远的战略,也使得上汽留在赛道上。相比之下,变通有余却缺乏体系能力和整体战略支持的北汽、江淮,则在后来的竞争中迅速败下阵来。

       2016年开始,新能源“地补”政策带来的地方保护被逐渐打破,上汽、比亚迪等车企开始获得更大的机会参与全国市场的竞争,同时新能源车市场培育取得成果,私人消费市场迅速启动。但遗憾的是,第二轮较量中,上汽显然误判了消费者接受新能源“高端”产品的速度,转而补充失去的低端新能源产品线。

       当上汽两款新能源产品荣威350EV、550EV价格开始下探,推出亲民价格的纯电产品?荣威i5、i6、ei6,在补贴后售价15万以下区间不断扩充产品线时,比亚迪则在随后数年中由补贴后价格10万以下的秦,拓展至20万到30万元区间的混动SUV唐DM、混动轿车汉DM,以及纯电轿车汉EV。相比上汽混乱的新能源产品线,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在每个价格区间、不同品类中仅有一款“拳头”产品。

       上汽显然低估了市场接受高端产品的速度,新造车势力在特斯拉、明星创业者以及资本的推动下迅速“吸睛”,2020年9月销量排行前十的新能源产品中,特斯拉model?3、蔚来ES6、小鹏P7、汉EV榜上有名。

       同时,10万元以下区间混乱的产品导致定位不清晰,也大大影响了上汽在低端市场的表现,荣威i5、i6仍是传统轿车造型,价格互相打架,吸引力远不及定位清晰的后起的五菱红光miniEV、长城欧拉黑猫。

       今年上半年,上汽开始在高端领域追赶,推出独立于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L”,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可见重视程度。但这一次,上汽已不再是那个敏锐的先行者,新高端品牌“L”的发布时间与东风的岚图、北汽ARCFOX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2

       荣威、名爵品牌力受困

       与产品和品牌由下至上升级的比亚迪不同,新能源市场中的“新势力”特斯拉、蔚来、小鹏则采用由高端产品向下延伸的策略,蔚来首款产品ES8补贴后售价在40万以上,随后才延伸至30万元区间。但无论是特斯拉、蔚来还是比亚迪,产品和品牌力向上走,都是其构建整体竞争力的方向。

       实际上,单从时间点来看,上汽推出中高端新能源产品的时间并不晚,但与轻装上阵的蔚来、小鹏等不同,上汽的新能源产品线一直放在子公司上汽乘用车下,依托于自主品牌荣威、MG名爵。而上汽乘用车对高端产品有着自己的考虑,将新能源高端产品视作整个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一部分,因此旗下产品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带动整个上汽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使命。

       补贴后售价接近30万的荣威marvel?X发布于2018,与蔚来ES8同年。但在品牌上,这款产品背负了品牌力严重不足的“荣威”,对中等收入人群缺乏吸引力;产品上则充满“试探性”,各方面都缺乏亮点,初期产品续航里程不足500km,低于竞品。今年前9月荣威marvel?X累计销量不足百,市场局面已注定无法打开。

       一款在市场上寂寂无名的产品,显然无法对荣威、名爵“双品牌”的高端化起到作用。紧握新能源抓手的背后,是上汽自主“双品牌”高端化的焦虑。

       事实上,与在新能源市场的“绿芯”战略类似,上汽在燃油车市场也有清晰的“蓝芯”战略,按照2015年上汽乘用车发布的目标,将在2020年实现双品牌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激进目标背后,上汽乘用车的底气在于对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掌握。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从不缺制造工艺,但核心技术和品牌力一直是命门。为补齐短板,上汽集团投入大额研发资金,与跨国车企通用联合研发变速箱、发动机,并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以解决关键技术瓶颈。彼时,上汽自信宣称,技术实力已能够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平台上,上汽重金打造的“A架构”被业内称为中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完整的整车架构平台。

       从不同年份的财报中可以看出,上汽集团2015到2019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3.7亿元、94.1亿元、110.6亿元、153.9亿元和133.9亿元,在国内车企中常年位居第一。

       在核心技术的支撑下,上汽双品牌荣威和名爵各自都规划了从小型到中级、从轿车到SUV的完整产品线,2016至2019年产品逐步发布,推动上汽乘用车销量从32万辆增长至70万辆。

       核心技术可以“协同”,品牌却只能独立搭建。与其他的探索一样,上汽乘用车在品牌搭建上从不缺乏“顶层设计”,但遗憾的是灵活性不足。

       为了避免“双品牌”互相打架的局面,上汽乘用车从一开始就对两品牌的调性进行严格区分,名爵在国内瞄准年轻化、高性能市场,是上汽乘用车在海外主打的品牌;而荣威更加侧重于沉稳的外观和高性价比,看重销量。

       一切都过于理想化了。起初,上汽希望强调MG名爵品牌的“英伦血统”,基于“蓝芯”动力总成的前两款新产品无论是品牌还是车型命名都有意规避中文,紧凑级轿车MG?GT、紧凑SUV产品MG?GS。除了命名外,两款产品主打的点为“8秒破百”。

       这后来被证明是一个失败的策略。无论上汽如何强调品牌调性,其所在价格区间、所处的自主品牌生态,都注定了这是一个看重实用性的市场,消费者对MG产品的一串英文字符缺乏认知度。上述两款产品所在的区间,本是乘用车最大的两个细分市场,相比性能,多款成功的竞品已经证明了轴距、空间是此区间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卖点。

       虽然后来上汽乘用车在品牌传播上改MG为名爵,改GS为锐腾,但如今,两款针对主流市场的产品已销匿。主打性价比的荣威品牌,销量的打开则更为迅速。今年前9月,荣威品牌销量26万辆,比名爵多出10万辆。

       但在几年的实践中,上汽无法阻止消费者将荣威和名爵两品牌产品进行比较,毕竟双品牌源自同一套动力总成。品牌调性的尝试效果不佳之后,上汽乘用车还尝试通过价格区分两品牌,但也无法左右终端价格变化。时至今日,“双品牌”不得不走向依靠车型区分的老路,名爵轿车品类更完整,荣威则偏向SUV。

       品牌力无法建立,还导致上汽乘用车面临多数自主品牌的共同问题,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缺乏“拳头产品”,失败概率高。以荣威品牌为例,今年前九月销量最高的产品为紧凑SUV车型RX5,累计销量12.3万辆,但这款车的月销量在SUV品类中仅能排在十名开外。此外,小型SUV产品RX3累计销量仅为9311辆,中大型SUV产品RX8九个月才卖了6412辆,都挤不进主流,销量无法与长城、长安,甚至广汽传祺的同级产品相比。

       如今,为突破品牌力的命门,上汽乘用车仍将新能源视作荣威的高端化抓手,升级推出“R标”。但其产品如何与独立运作的“L”进行区隔,这是否又将使得上汽整个新能源高端产品线更加混乱,将是考验。

       3

       结语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核心技术到品牌构建,上汽集团的战略从不缺乏整体性,这让上汽规避了短视。但问题是过于“整体”的战略,也无奈地牺牲了灵活性,牺牲了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快速调整的能力。

       新能源产品上,上汽曾与比亚迪站在相似的起跑线,但如今,资本市场已将比亚迪视作新能源整车势力的代表,市盈率超过100倍,市值超过5000亿,成为国内车企市值冠军;相比之下,上汽集团仍是步履蹒跚的传统车企,市盈率不到13倍。

       燃油车产品中,上汽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建立起了比绝大多数自主品牌更为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但长期以来在营销上强调英伦、强调技术的曲高和寡路线失败,导致“双品牌”优势并未凸显。相比之下,销量和规模远不及上汽的长城汽车,产品线更为清晰,高端、低端市场均有“拳头产品”,目前长城汽车的总市值也已经高达2633亿人民币,逼近上汽集团。

       此外,合资板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今年销量表现疲软,这样的“共振”,使得上汽集团2020年跌至谷底。

       上汽集团的机会当然还在,自主板块,燃油乘用车进入产品升级换代周期,新品更加贴近消费者,新能源板块则另起炉灶,建立起独立于上汽乘用车板块的新品牌突围高端化,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捆绑”。合资板块,上汽大众MEB和上汽奥迪开始落地,这些都是带动上汽集团走出深谷的底气,也是带动这一轮股价修复的推手。

       在未来一轮周期性调整中,上汽的困境有望得到缓解,但其面临的核心问题仍未解决。周期性掉队的背后,很难说上汽集团的整体战略有什么问题,更多的是策略的灵活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1月初,绝大部份上市汽车企业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对外完成披露。

       截止11月2日,A股上市的20余家汽车制造企业第三季度业绩系数公布。其中,头部的十余家汽车制造企业实现盈利。而聚焦到利润增长的构成,既有车市销量回暖带来的数量带动,也有精细化运营下的财务结构改善,更有非经营性的利润流动补充。

       总体来看,随着车市产销量不断回暖,整车企复苏情况明显,不少企业在三季度迎来不俗表现。从大的产业板块而言,车市马太效应亦愈发明显,不少弱势企业出现回血乏力的情况。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呈现“冷热不均”的特点。

       1

       上汽集团:业绩表现转好?实现年度目标难度增大

       10月30日晚间,上汽集团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101.27亿元,同比增加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4亿元,同比增加1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09亿元,同比增加26.72%。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86.6亿元,同比下降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5亿元,同比下降19.9%。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产销快报,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361.3万辆,同比下降18.1%。

       从基本面上看,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业绩逐渐改善,上汽集团单季度财报表现也在近一步好转。但由于前期的总体基数偏低,上汽集团全年业绩相比2019年应该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年度目标达成可能性逐渐降低。

       2

       广汽集团:业绩持续回暖?新能源板块持续上扬

       10月29日晚,广汽集团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2020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428.46亿元,同比增长0.3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1亿元,同比下滑21.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约43.64亿元,同比微增0.08%。

       销量方面,广汽集团1-9月累计销售汽车140.72万辆,同比下降6.69%,降幅较1-8月收窄3.18个百分点。除了广汽“两田”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外,广汽集团自主品牌9月销量表现也颇为亮眼。广汽自主第三季度累计销量为9.89万辆,同比增长9.54%,广汽新能源板块前三季度累计销售超过3.8万辆,同比增长75%。

       2020年以来,广汽集团启动了一系列的组织机构改革,尤其是围绕自主品牌相关业务进行了一体化的深化整合,对原整车事业本部的组织架构和职能进行补充和完善,设立经营管理委员会与整车事业本部合署运营。一系列的措施另广汽集团新能源业务板块呈现了快速复苏的态势。随着第四季度埃安品牌的近一步调整,广汽集团新能源业务板块有望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

       3

       长安汽车:非经营收入占比巨大?主营业务没有实质性好转

       10月31日,长安汽车披露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2020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30.59亿元,同比增长51.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3亿,同比增长309.?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183.?52%。

       值得注意的是,从7月1日至今,长安汽车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出售宁德时代约2299.96万股股票,占其当前总股本的0.99%,累计成交金额约42.59亿元。根据长安汽车测算,扣除成本和相关税费后,将影响公司2020年度税后净利润约19.71?亿元。此外,2019年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和长安PSA转让相关事宜收益都将汇入长安汽车2020年财务报表之中。

       上半年较高的利润象征着长安汽车业绩的大幅回暖,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后长安汽车实则亏损26.17亿元,同比增加10.13%,亏损幅度进一步增大。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主营业务依然没有实现实质性好转。

       4

       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涨13倍

       10月30日,比亚迪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第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达到445.20亿元,同比增长4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累计达到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1-9月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6亿元,同比增长647.87%。

       根据比亚迪2019年财报,汽车相关业务仍是其重要的业务板块。根据财报,其汽车及相关产品以及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9.53%和41.79%,比较接近;但两者毛利率相差却比较大,分别为21.88%和9.35%。

       对于全年业绩,比亚迪预期2020年累计净利润将达到42亿至46亿元,这意味着比亚迪的全年盈利将告别前三年的连续下滑,实现触底反弹。尽管业绩大幅改观,但外界对于目前比亚迪的股价是否高估仍有着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比亚迪股价符合目前业绩预期,但也有投资人认为在特斯拉效应之下,比亚迪估值存在泡沫。比亚迪究竟有没有泡沫?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仍将由市场给出。

       5

       一汽解放:净利润同比增长48.56%?商用车行业地位持续巩固

       11月1日,一汽解放公布,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7.3亿元,同比增长19.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1亿元,同比增长4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7亿元(调整后)。

       2019年3月,一汽轿车启动的以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购买一汽股份持有的解放有限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经过重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从乘用车变更为商用车。今年5月,原一汽轿车正式更名为一汽解放。

       作为重卡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一汽解放的重卡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排名第一。相比之前的一汽轿车,一汽解放登陆资本市场大幅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今年前三季度盈利超25亿,一举改变了此前一汽轿车业绩亏损的基本面。不过,与国内其他商用车企业相比,一汽解放以重卡为主的业务格局受到市场大环境影响的波动较大,因此其面临着进一步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空间的问题。

       6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营收增长23.6%,销量目标完成66.8%

       10月23日,长城汽车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长城季度营业收入为262.1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为14.41亿元,同比增长2.91%;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621.43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为25.87亿元,同比下降11.32%。

       针对业绩的改善,长城汽车表示,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所致。而营收的复苏主要得益于疫情得控后汽车销量的增长。此外,今年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共计收获2.45亿元政府补助,今年前三季度共计收获5.76亿元政府补助。在扣除以政府补助为主的非经常性损益后,长城汽车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为18.77亿元,同比下降27.5%。

       从长城汽车前三季度整体财务数据看,其多个指标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一定下滑,但幅度相对较小。尤其从二季度以来,长城各项数据出现恢复性增长,营业总收入的下滑幅度已经减缓。在此发展趋势下,长城汽车在目前港股市场上的表现也将进一步改善。

       7

       中国重汽:接近60%利润增长?重卡市场持续回暖

       10月29日晚间,中国重汽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8.34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增长59.9%。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138.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223.82%。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中国重汽认为主要是重卡市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公司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公司在有效抗疫的同时,持续发挥企业优势,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并通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有效增强了盈利水平。因此,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增长。

       目前,重卡行业继续保持高景气度,中国重汽Q3重卡销量达42.0万辆,同比+80.7%,其中9月重卡销量达15.1万辆,同比增加80.2%,环比增加16.2%。伴随着重卡在排放升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提升,重卡高端化趋势显著,中国重汽平均单价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8

       东风汽车:收到研发补贴?前三季度净利4.9亿增长47.66%

       10月29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01.07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约4.90亿元,同比增长47.66%;基本每股收益0.2451元,同比增长47.65%。2020年半年报显示,东风汽车的主营业务为汽车行业,占营收比例为:87.53%。针对其收益变动,东风汽车给出的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到研发补贴。

       东风汽车主营业务为全系列轻型商用车整车和动力总成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事业单元涉及轻卡事业、工程车事业、客车事业、新能源事业和发动机事业。事业格局分布于襄阳、武汉、十堰。

       商用车市场持续向好,目前国内商用车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业绩上涨,东风汽车业绩改善没有超出外界预期。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东风汽车仍然有较为明显的市场风险。

       9

       江铃汽车:前三季度净利3.59亿?

       10月27日,江铃汽车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其2020年1-9月实现营收220.79亿元,同比增长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9亿元,同比增长127.42%。其中第三季度盈利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63%。

       江铃汽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商用车板块拉动。前三季度,江铃汽车累计销售22.08万辆,同比增长9.21%。其中,商用车板块合计销量为19.04万辆,占比达八成。

       目前商用车市场随整体经济周期及物流需求表现不错。商用车受政策、投资拉动增幅处于高位。江铃相关庆幸商用车产品在市场上表现较为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目前江铃的基本盘。但同时,江铃重卡业务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太原江铃能否吸引战略投资者对未来江铃重卡业务至关重要。

       10

       一汽夏利:出售一汽华利增加7亿非经营利润

       10月14日,*ST夏利(000927.SZ)公布,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亿元-3.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01亿元;其中,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000万元-8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49亿元。

       一汽夏利此次的净利增加得益于本年度一汽华利出售事宜的业绩增加,根据一汽夏利介绍,出售一汽华利相关交易预计增加2020年利润约7.4亿元。

       11

       福田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9.4%

       10月31日,福田汽车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福田汽车营业收入427.68亿,同比增长2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亿,同比增长9.4%。

       福田汽车认为:1、报告期商用车销量增长及销量结构优化;期间费用降低;冲压业务资产转让资产处置收益、福田康明斯等合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等,影响利润同比增加。2、北京宝沃相关债权减值计提,影响利润同比减少。两方面主要因素影响了目前福田的整体业绩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报告中福田大篇幅阐述了宝沃汽车相关事宜。概括而言受限于神州优车方面财务紧张,预期支付给福田的转让资金未能按计划到位。未来宝沃相关项目的不确定性,或将会对福田的业绩产生进一步影响。

       12

       安凯汽车:土地收储+资产转让=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97.45%

       10月25日,安凯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2020年前三季度安凯汽车营收约13.91亿元,同比下降46.01%;净利润约2.67亿元,同比增长97.45%;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100%。

       对于净利润增长的原因,安凯汽车表示:1)主要系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大幅增加所致。主要的非经营性损益增加归母净利润约4.8亿元;2)公司转让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40%股权。

       13

       宇通客车:营收净利齐下滑?客车市场基本面持续萎缩

       10月27日晚,宇通客车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36.14亿元,同比下降34.77%;净利润约1.56亿元,同比下降88.21%;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同比下降88.21%。

       从目前了解到的基本面信息看,受新冠疫情、前几年新能源客车提前消费、高铁及私家车等替代品的影响,国内行业大中型客车需求总量同比下降37.23%。在国内市场,公交需求已新能源化,受2015-2017年新能源公交的提前消费影响,2018-2020年公交需求出现了连续下滑。未来宇通聚焦的商用客车市场还将有持续萎缩的市场风险。

       14

       江淮汽车:补贴补出了扭亏为盈

       10月29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营收约400.60亿元,同比增长7.73%;净利润约4235万元,同比下降65.18%;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66.67%。

       值得注意的是,该财务周期内,江淮相关政府补助也在大幅提升。根据过往公告,江淮汽车及控股子公司2020年以来政府补贴累计金额已达4.2亿元。江淮汽车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上述补助资金在2020年度计入当期损益,将对公司2020年度的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2020年以来,江淮汽车和国际汽车企业大众汽车紧密合作,达成了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相比而言2019年的业绩泥沼,2020年至今江淮业绩层面改善明显。

       15

       中通客车:海外出口严重受阻?前三季度净利1116.42万下滑79.84%?

       11月1日,中通客车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中通客车实现营收32.53亿元,同比下滑3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6万元,同比下滑79.84%。其中第三季度亏损6.33万元。

       中通客车对于业绩变动给出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宏观经济短期下行、市场总体需求下降严重、出口业务受阻,导致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16

       海马汽车:下降颓势难掩?前三季度持续亏损2.34亿?

       10月30日,海马汽车披露了第三季度业绩。根据公告,2020年第三季度,海马汽车营业收入为6.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亏损0.97亿元。截止到三季度末,海马汽车营业收入为19.37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亏损3.25亿元。

       在2017年及2018年,海马汽车已面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巨额亏损,其中,2017年亏损9.9亿元,2018年亏损16.3亿元。到了2019年4月,海马汽车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股票简称由“海马汽车”变更为“*ST海马”。直至今年6月,海马汽车才实现“摘星”。

       尽管目前公司业绩堪忧,但对于海马汽车而言,老兵景柱的回归带来了业绩面改善的希望。重新出山的景柱决心扭转海马汽车的困局,但海马汽车留给景柱的时间似乎并不多。

       17

       小康股份:智能汽车拖累?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25亿

       10月31日,小康股份披露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2020年1-9月,小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亿元,去年同期为-4.2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6亿元,去年同期为-6.0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88%。

       小康股份表示,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为受疫情影响的销量下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有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票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以及智能电动汽车板块的造成的亏损。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板块当期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38亿元。

       18

       众泰汽车:亏掉一半市值?董事再次不对业绩报告真实性作保证

       10月30日晚间,已经更名为*ST众泰的众泰汽车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1-9月份实现营收9.81亿元,同比下滑7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63亿元,同比下滑105.67%。2020年第三季度,*ST众泰实现营收2.11亿元,同比下滑2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29亿元,同比下滑12.52%。

       值得一提的是,众泰汽车董事娄国海再次表示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理由是: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铁牛集团有限公司对公司的业绩补偿兑现难度较大,公司面临众多诉讼及担保事项。在此情况下,无法合理估计公司因业绩补偿及或有事项对公司造成的损失金额,无法确认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根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的信息,目前众泰汽车属于被申请重整状态。众泰汽车也曾表示,如果重整计划草案不能获得法院裁定批准,法院将裁定终止公司的重整程序,并宣告公司破产。

       19

       北汽蓝谷:前三季亏损增至28.84亿

       10月29日晚间,北汽蓝谷公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汽蓝谷实现营收39.22亿元,同比下降7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28.8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3亿元,同比明显扩大;基本每股收益-0.8255元。

       根据财报,1-9月,北汽蓝谷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共计1.3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7-9月)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751.07万元。

       北汽蓝谷在三季报中称,营业收入下滑78.16%主要系公司销量同比下滑所致。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北汽新能源旗下产品销量主要来自出租车、网约车的采购,而在此类购买需求趋近饱和的情况下,家庭用车销售未见起色,从而导致整体销量不佳,这也是北汽蓝谷出现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20

       力帆股份:亏损继续扩大?重整工作目前仍然存在变数

       10月29日晚间,*ST力帆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根据公告,力帆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26.06亿元,同比下降6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64元。

       今年8月份,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申请破产重整。

       同时,力帆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已经被债权人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且公司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上汽汽车集团财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上汽汽车集团财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